赴美留学志在高远 难忘匹兹堡 2005年09月02日 抗战结束后,不断有青年学生去美国进修或留学,其中很多人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抗战不力非常不满,常有人在海外抨击和揭露他们。据说蒋介石为之震怒,下令禁止学者出国,但却遭到美国“自由派”的不满和反对。美国政府要求蒋介石放松禁令,为此,蒋介石才不得不采取一些取悦美国的措施,譬如开放考自费留学生一项。 侯祥麟打算去美国留学。考试很顺利。去美国之前的一天夜里,侯祥麟还到红岩村见了董必武同志,他勉励侯祥麟等要好好学技术。 1944年12月,侯祥麟坐美国的运输机动身赴美。 1945年4月,侯祥麟抵达匹兹堡,这个美国最大的钢铁基地。在那里,他到了卡乃基理工学院。那所大学除了理工科,还有艺术学院、家政学院。 侯祥麟到卡乃基理工学院有两个原因,一是化工系主任McCabe写过一本化工教科书,侯祥麟曾在云南自学过,因此慕名而来;二是那里有个煤炭研究室,主任劳瑞尔生于中国,对中国学生很友好,出了一本书讲煤炭的有效利用。而当时,侯祥麟正想搞煤炼油。 1945年卡乃基理工学院缺研究生,所以对侯祥麟等人非常欢迎。到第二个学期,侯祥麟就获得了奖学金。研究生院课程安排很不错。侯祥麟至今未忘的一门课是设计,老师只给一些基础数据,要求学生据此进行一项工艺设计,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。通过这样的课程,侯祥麟懂得了如何运用书本知识进行工艺设计,尽管他自己以后并没有从事这种工作。 除了学习课程,侯祥麟用了一年时间做论文,并取得了硕士学位。1946年。一心想回国的侯祥麟找龚普生商量,当时她在美国。她说,国内内战又打起来了,乱哄哄的,回去也派不上用场,因此建议侯祥麟继续读博士。读博士除了专业课要有较好成绩外,还要通过两门外语考试。侯祥麟的专业课分数都很高,复习德语后顺利通过考试。中文也算外语,因是母语故免考。 刚到匹兹堡,侯祥麟等人住在离学校不远的房子里,平时大家都埋头读书,很少和美国人来往,对当地社会情况也不了解。侯祥麟想既然到了美国,就应该对美国社会有所了解,看看资本主义世界到底是什么情况。随后他租住一个美国老太太的房子,她还有别的房客,这样侯祥麟接触美国人就渐渐多了,其中还有美共党员。 在匹兹堡的大部分时间里,侯祥麟主要是念书、做论文,社会活动都安排在周末。他的博士论文想做煤炭方面的课题,其导师建议他建立一个测量煤炭活性的仪器,在绝热条件下用二氧化碳与煤炭及焦炭进行反应,测量其降温速度,折算成活性指数。随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搞这个研究,直到1948年冬天他完成这个论文。同年12月,他通过了论文答辩。 那个时候,侯祥麟很想回国,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,一时走不了,他就去了波士顿,想在学生中多做一些团结工作,因为那里中国学生多,好学校多,像哈佛大学、麻省理工学院等,都是优秀学生集中的地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