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溯侯方域著作的时代背景

   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1月5日 侯其侠文


追溯侯方域著作的时代背景


明朝末年,商丘县有有八大家:“沈、宋、侯,叶、余、刘,高、杨二家在后头。”忆往昔,谁不说咱家乡的名人多;“六部尚书,五归德。”商丘堪称钟灵毓秀、人才辈出。八大家中的前三名有:沈鲤,明嘉靖年间,举进士,任礼部尚书、拜东阁大学士、三孤少保,从一品;宋 纁明嘉靖年间,举进士,任史部尚书,正二品;侯家父子三进士。太常公侯执蒲,明万历年间,举进士,授都察院左都御史,正二品,世称东林党倔强老者。他一贯反对宦官魏忠贤黑暗专政、排除正派、朘剥人民。熹宗天啟三年、阉党杀害东林党杨涟、左光斗等人,首次发动内政两党之争,司徒公侯恂(侯执蒲长子),明万历年间举进士,任兵部侍郎、三品,户部尚书,二品。多年戎马倥偬,西抵秦凉,南抚黔方、北尽黄花及居庸边镇上,为守卫大明疆域竭尽全力。天啟七年,他参与钱嘉徵等东林党人控劾魏忠贤十大罪案。熹宗定《逆案》后,魏自缢身亡。崇祯元年(公元1628年),内阁尽逐阉党,起用东林党人,这是内政两党之争的第一个回合。崇祯三年,帝对东林知识分子只知空谈,偏图报复,对当时政局无所建白、深感不满,魏阉党羽温体仁、薛国观等人利用政策空子,相继入阁执政。他们仍倒行逆施,布置翻《逆案》,打击正人和东林分子,遂将侯恂入狱,长达七年之久,欲迫害致死。及1637年温被罢官,侯恂出狱,复兵部侍郎之职。这是阉党与东林人斗争的第二个回合。在《郭老仆墓志铭》一文中,曾细述此事:“司徒公为乌承相(温体仁乌程人)所构下狱,倾谓诸仆日:‘尔辈皆衣食我,今谁当从乎?’老仆前曰:‘仆且先犬马死,主人又患难,岂尚不尽心力?’从此,郭尚不回家、不饮酒,日夜奉侍司徒公。”乌承相与韩承相(薛国观韩城人)相继执政,皆苛深,托诸缇校(看管羁押犯人的官吏)察细往事,士大夫亲朋奴朴,往往避匿去。老仆尝敝衣,星出月入,以事司徒公。初燕女有姚氏,数嫁不终,饶于财,每日曰:“我当嫁官人耳。”老仆乃伪为官人,娶之,日取其财易酒食,交欢皆缇校者,故得始终不及难(使司徒公免于难)。后姚氏察其为伪,大哭,骂老仆,以手提其耳,啮其面,面上痕常满。及司徒公出视师,乃以仆为军官,冠将军冠,服将军服,以见姚氏,姚氏则大喜;侯恪(侯执蒲之次子),万历年间举进士,任编修三品,故称父子三进士,一家皆东林党人。

从世宗嘉靖元年(公元1522年),明朝后期,内政党争,外侵边患,农民起义,三大社会矛盾日益激烈,侯家祖孙三代身处其激浪漩窝之中,虽有壮志豪情,期望力挽狂澜,但预感到明朝已江河日下,近三百年社稷将倒。遂忧虑忡忡,“伤往事,写新词,客愁乡愁乱如丝”。正如侯方域(侯恂之子)青年时作的一首诗:“斜时摧寒树,苍鹰独远征。气扬愁岁暮,迟顿如毛轻。自具风霜气,终非燕雀情。来去须任意,湖海尚孤清。”侯方域(1618-1655)字朝宗。明末与方从智、陈贞慧、冒襄齐名,称四公子,都是复社成员。他们论文议政,雄健隽永,诗篇飘逸,人称才子。他又与常州江琬、宁都魏禧合称清初文学三大家。写有《壮悔堂文集》、《四忆堂诗集》等著作传世。河南大学图书馆馆藏善本书目录的集部子目中有:侯朝宗文钞八卷,《壮悔堂文集》十一卷,日本刻本十一册。

我姓侯,归德府永城县人,与商丘侯家系同族近宗。我十二岁时,父亲曾从《明清八大家文选》中选出几篇侯方域的文章给我讲述,并再三叮嘱:“有《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》、《答田中丞书》、《郭老仆墓志铭》、《李姬传》、代司可法答《复多尔衮书》等篇。必须常读熟背诵。”小学生、读古文,似懂非懂,什么写作主旨时代背景,朦朦胧胧。只好囫囵吞枣地先死背书文,等长大懂事后,再慢慢消化吧。

崇祯二年(公元1629年),侯方域二十二岁,去南京主盟复社,是心向往之的风流人物。与东南名士,复社领袖陈贞慧、吴次尾、冒辟疆交游甚密。当时名列逆案的阉党阮大铖失职后,为避农民起义的反抗,移居南京,仍招纳阉党游客。复社为声讨阮大铖,由陈贞慧、吴次尾共草《留都防乱檄》一文,逐之。阮遂闭门谢客,继续阴谋对策。他曾委派王将军、杨文聪等人,阿谀奉承、酒食游伎、礼奁等手段收买侯方域出面和解,以伤害盟友,达到瓦解复社组织的目的。幸有情深意切的李姬母女明辨是非、立场坚定,善意劝阻侯方域勿与往来。在《李姬传》中曾有详述:“姬曰:‘王将军贫、非结客者,公子盍叩之?’侯生三问,乃屏人述大铖意。姬私语侯生曰:‘妾少从,母识阳羡君(陈贞慧江苏阳羡县人),其人有大义,闻吴君(吴次尾)尤铮铮,今皆与公子善,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?且以公子之世望,安事阮公?公子读万卷书,所见 岂后于贱妾耶?’侯生大呼称善,醉而卧。王将军者殊怏怏,因辞去,不复通。”又在孔尚任著《桃花扇》却奁一出中,李香君用《川拨棹》词牌唱道:“官人之意,不过助俺妆,便要殉私废公;那知这几件钗钏衣裙,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(拨簪脱衣介)。脱裙衫,穷不防;布荆人,名自香。”侯生遂用《前腔》词牌唱道:“混贤奸不问青黄。那些社友重俺侯生者,也只为这点义气;我若依附奸邪,那时群起来攻,自救不暇,焉能救人乎。节和名,非泛常;重和轻,须审详。”香君却奁后,侯方域的思想从动摇转上坚定,终于跳出阮氏阴谋诡计的圈套,猛醒过来。他在公元1643年写下《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元禄书》,彻底撕下他的伪装,逐事予以驳斥:

其一、诬我为左将军部内应,欲嫁祸于我灭族之灾。书中怒斥曰:“昨夜方寝,而杨令君文聪叩门过仆曰:‘左将军(左良玉)兵且来,都人汹汹,阮光禄扬言于请议堂云:子与有旧,且应之于内,子盍行乎?’仆乃知执事不独怒,而且恨之,欲置之族灭而后快也。仆与左将军诚有旧,亦已奉熊尚书之教,驰书止之,其心事尚可知,若其犯颜,则贼也,仆诚应之于内。士君子稍知礼仪,何甘心作贼!万一有焉,此必日暮穷途,倒行而逆施,若昔日干儿义孙之徒(指阮曾是魏忠贤的干儿子)。计无复之,容出于此,而仆岂其人耶?何执事容文织之深耶?”阮大铖阉羽是一群玩弄政治伎俩的流亡恶棍。他们失职时即乞怜求和,不然就恼羞成怒、栽赃对方。侯方域等早应戳其恶性劣根,使他们无地自容、入骨三分,遂大快人心。

其二、早已洞察其奸,一旦复辟,阮等将杀尽东林党人。

在书中我早已予见到:“仆今已遭乱无家,扁舟短棹,措此身甚易。独异执事忮机一动,长伏草莽则已,万一复得志必至杀尽天下,以酬其宿不快。”阮大铖是一条长伏草莽的眼镜毒蛇,他一旦得势,就舌吐赤芯,突袭人民。东林党及正人君子被其毒害灭族者何止一人。

公元1644年,李自成进北京,崇祯自缢,吴三桂引清兵入关。南京诸臣拟立南明新君。侯方域到史可法处作幕僚,支持史可法等六部衙门,想迎立潞王朱常芳为帝反抗清延,但阉党凤阳总督马士英、阮大铖等联合拥“贪淫酗酒,不孝虐下”的福王朱由崧由淮安入南京,于崇祯十七年五月十五日(旧历)即皇帝位,号称弘光元年。马士英东阁大学士,进太保,正一品,把持朝政,专事报复东林党人,排挤反清分子和正人,不讲恢复大业。

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,人称史阁部。率兵驻扬州,策划复明大业,决心抗清到底。他一面调处各部关系,一面派人联络山东、河北各州县据城自守的军民,又遣官屯田开封,筹兵筹粮,还开礼贤馆,招四方才智,停业内斗;再布置江北诸镇分区加强江防,经略中原。侯方域曾参与过史部的反清活动,但马、阮阉党仍挑拨军方各部内斗,如江北四镇的黄得功、刘泽清、高杰为争夺扬州地盘,在途中互相厮杀,大江南北两百万抗清明军相继退败。扬州已成为清军南进的障碍,多尔滚慑于史可法的声威,便甜言蜜语致书史可法诱降。可法复书:“斥清廷籍口仗义出师,侵占大明领土,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……头可断,志不可屈!”清军血洗扬州十日,扬州军民无一人投降,战死与被杀者八十万以上。这是汉族人民抗清顽强不屈的惨烈事迹。

侯方域于南京失陷前夕已流亡到徽州寻找父亲侯恂,但父子在途中又被阮大铖逮捕下狱,直到南明灭亡,父子才被释放出狱,回到商丘。这是魏氏阉党与东林党斗争的第三个回合。两党历经从万历22年(公元1594年)至弘光元年(公元1645年)的半个世纪恶斗,才随明朝近三百年的江山而终结。

我入大学后,曾多次认真复读侯方域的几篇文章,为追根刨底,弄清它的时代背景,又反复翻阅清张廷玉等编《明史》的有关分册后,遂掩卷沉思,纵贯今古,历代更替在时代与时代的无穷尽追逐中,人们都背负着与时俱进的重载。“智慧与愚昧的搏击,真与假的对抗、善与恶的厮杀、文明与野蛮的苦斗、无私与贪婪的较量,”无时无刻在各时代、各领域、各意识不同的程度中存在。因之,任何文学作家的作品,尽管随笔或小品,都离不开时代的趋向和自己的政治责任。只有如此,才能在个人的方位上发挥出自己的心灵特性和艺术功力。那么,侯方域在明清社会交替的三大矛盾中又如何表明自己的政见呢?扼要有以下三点:

其一、他坚定地反对宦官魏忠贤横征暴敛、朘剥人民的黑暗专政,又培植党羽,排除异己,一贯毒杀东林党及正派人物。半个世纪以来,他曾抨击和声讨过阉党阮大铖及田仰。东林党人在政治上有无改良和建白呢?虽有但缺乏实践经验,奏效很少,如反对矿、盐税监的掠夺,取得部分士大夫工商者与市民的同情与支持。

其二:天启、崇祯年间,侯家三代赞同明军方抵抗清廷入侵。其父侯恂曾大力支持过左良王将军与清兵在辽东激战获胜,并及时给左提拔。史可法于扬州筹划抗拒清廷初期,侯方域曾作过他的幕僚,一度参与反清活动。南明灭亡,他返回故乡,时值已二十九岁。曾与好友贺开宗、徐邻虎、宋荦又恢复雪苑文社,共同论文赋诗,起誓:“不作清朝的官”。名气颇大的侯方域,清廷统治者是要把他弄出来装潢门面,河南抚军便督促他去参加乡试,不然要治他和父亲的罪。于顺治七年,他时值三十四岁,为替老父亲和自己避祸免灾,在清廷的胁迫下,参加了乡试,中了副榜,“晚节不终”,总之骨头不硬。

明末“四公子”门阀清贵,交游甚密。陈贞慧字定生(1604-1656)世称有高义,明亡后,回江苏宜兴故里,隐居不出;冒襄字辟疆(1611-1693),清初授台州推官不赴,又屡次拒绝推荐,遂隐入山中著书自娱;吴应箕字次尾(1594-1645),世称铮铮者,坚决反清。南京失陷,国破被执,致死不屈!侯方域被逼参加乡试,中副榜虽没去作清廷官吏,但与陈、冒、吴三君相比,我认为他有逊色。他“晚节不终,骨头不硬”的历史结局,实事求是。

其三、他抱着出身大地主、大官僚的家庭成见,始终反对和仇视农民起义军,特别在顺治七年,清朝三省督抚张存仁找他,询问讨伐农民起义军之策,最不该为张写下条陈:“剿抚十议”,把阶级仇恨置于民族矛盾之上(关于我国历代的民族关系各朝的历史条件变化不同,不能一概而论。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的五十六个兄弟民族,都和谐相处)。

统观侯方域的政治表现,最首要的是反对阉党祸民误国的黑暗专政。其文学作品中也突出了这一主旨。

对侯方域的文学作品,世人曾誉为:“议政雄健、诗篇飘逸”,他的文采与功力究竟如何呢?

我曾细读过他的五篇文章,其题型可分为两类:

一、 传记文两篇,《李姬传》是他的名篇,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并非

一般的儿女情长,而是立场分明的政见结合。其文采功力:“文笔流畅、叙事贴切、形象丰满、人物生动。”其次《郭老仆墓志铭》文中,主仆情重谊深,相处无间,虽有张有弛,但在危难中郭老仆忍辱负重,奉献出自己至诚忠心。也是一篇描写入微人物逼真的好作品。

二、 议论文三篇。我首推《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》,他以发问与反

驳的方式,如同锥子一般逐层拧进紧扣论点,命中要害、泼辣刻薄、抨击有力,其辩论简练、痛快,使对方羞愧的无地自容。关于《答田中丞书》与上文类似,关于代书《答多尔滚书》已痛斥清廷侵占大明领土并充分表述了史可法抗清决心,志不可屈的英雄气概。

总之,他的文采与功力,不愧为世人饮誉为:“明末清初的才子,中原第一人。”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。

商丘名胜的《壮悔堂》是县级保护文物。明代建筑的一幢明三暗五的二层小楼仍保存完好至今。特别是浏览者,被《桃花扇》里的故事,吸引常来聆听文化馆员讲解侯方域的生平。

侯生下第(考试不中遂离金陵),姬置酒桃叶渡,歌琵琶以送之,曰:“此去相见未可期,愿终自爱,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!妾亦不复歌矣!”李香君许身侯方域,开府(巡抚官署)田中丞谋夺之,香君誓死坚拒,血溅扇面,扬文聪因血染扇面点画成桃花一枝,清孔尚任作《桃花扇》传奇,又增添《骂筳》一折,剧情引人入胜。

 

 

2009年7月31日

商丘八十二岁老翁侯其侠撰写

 

 


分享按钮>> 明未四大公子之一——侯方域
>> 荷花诗抄---侯仲章 著